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医院动态

疫情下的核酸采样工作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9日 点击数:2,747 字号:

 

1018日以来,面对甘肃首例本土确诊病例发生,疫情在兰州不宣而战,疫情形势复杂而严峻。在省、市党委和政府的全力推进与安排部署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有序有效地推进疫情防控。

白银与兰州相邻,人员往来频繁,疫情传播风险高,群众自觉的加强疫情防控。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首要任务持续推进疫情防控。

1018日,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各地要求有兰州旅居史者提供核酸阴性证明,核酸采样的工作量一日内剧增,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内核酸待检群众排成了长队,疫情就是命令,医院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

1019日,天下着小雨,采样室的人员不停地采样,院内采样人员越来越多,排队几乎包围了医院,为做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医院当即安排,增加采样人员,在原核酸采样室基础上增设了采样台,提高采样速度,简化采样流程,行政人员来维持秩序,每天采样人员从早上一直采到夜间11点。临床科室的护士主动到采样点支援,行政人员来维持秩序。

直到1021日,按照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部署要求,白银区扩大检测范围,对城区重点人员及愿检人群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检测时间为1021日至23日为期三天。在城区新设立35个固定核酸采样点,同时设5个流动采样点,医院设立8个临时采样点采样,参与医护人员达80人,最晚的采到凌晨5点。

1022日晚上,全市参加成人高考的考生紧急核酸采样,部分采样工作人员立刻转移战场,在实验中学考点集合,连续多日工作的采样医护人员还没顾上休息,新的工作接踵而至。

23号以后,“愿检尽检”采样恢复到医院采样,在中西医结合医院里,每天采样人员持续增多,采样队伍排到了疾控什字。

护士长王梅英说,刚开始,医院原有的采样流程和工作模式是手工模式,需要填写流调表、信息登记表、挂号、上账、医嘱执行等……比较繁琐,完全不适应大规模采样。信息科在系统里紧急调整核酸采样流程,采样从刚开始比较忙乱,到后来的有序采样,大家默契配合,每个人都兢兢业业、认认真真的完成着每项工作。

1028日,市新冠肺炎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做出决定,医院采样点转移到白银市西区广场。在广场,采样人员更多了,队形曲折回旋,往来缠绕长达10折。那天,医院采样台设立了四组,有护理人员承担,分三班制采样,财务挂号室工作人员也跟进到广场,行政人员维持秩序。

1029日开始,采样点又转移至体育馆采样,四家单位承担,采样持续到1114日,体院馆采样点再次转移至医院内采样。

118日在体育馆采样点,雪后的白银市体育馆,天空格外的蓝,跑道颜色格外的鲜艳,干枯的草地上还未溶化的积雪格外耀眼,隔离带上积雪溶化形成的冰凌正一点点的溶化成水,滴到跑道上又成了冰。真是一幅岁月静好的图画。如果不是这场疫情,周未应该是小宝贝们去公园最快乐的时刻。

望着看不到头的做核检的队伍,护士们加快了手下整理拭子的动作。降温了,他们的手冻的几乎没有了知觉,大拇指上也裂开了口子。

乔晓红护士长说,天气很冷,排队做核检的人情绪开始烦躁,各种难听的都能听到,什么“发国难财”,做核酸还收费,嫌速度慢,场馆信号差,护士“下手太重”……我们采样人员都受着委屈,选择了沉默。

他们用冻木的手完成扫码、核对、采样、手消,认真仔细的完成每一步流程。每采一位人员就一次做一次手卫生,采样护士的手都冻肿了,耳朵也起了冻疮,采样用的盐水都结了冰碴子。

距离此次甘肃首例本土确诊病例发生一个多月后,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核酸采样工作依然在有条不紊的开展,核酸采样仍然是医院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重要的一部分。

在此期间,医院1022日派11名医护人员支援兰州肺科医院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工作、1026日派20名护理人员支援兰州市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111日凌晨第三次选派20名护理人员支援天水疫情防控工作,115日选派2名检验专业技术人员支援天水市疫情防控工作。

赵小玲说,每次调集人员都在深夜进行,我们的护理队伍就像战场上的娘子军,无论冲锋上前线,还是在医院护理病人,大家都齐心协力,在关键时刻都不退缩。这次抗疫期间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故事,在体育中心连续值班的乔晓红护士长,在降温那天悄悄购买暖水袋为现场采样人员御寒;罗耀琴护士长深夜放下未满周岁的孩子驾车接送科室的单身护士到指定地点集合,看到单身护士行李简陋,立即去取自己的行李箱送过来;王梅英护士长带队坚守医院预检分诊和核酸采样点,谁都能看出她那娇小的身躯快被拖垮了,但她自己总说“我能坚持”;梁晓慧护士长连睡觉做梦都在嘟囔“大家排好队,请出示健康码”;我每天想办法调配人员到不同的岗位去完成工作任务,李海玲护士长带领护士每天辗转到不同的单位去采集核酸,越干越勇,我们自诩为“包工头”和“副业队长”……

无论疫情保卫战的战地在哪,每个人都是闻令身动,第一时间投入到防疫防控工作中。面对疫情,核酸采样的医护人员,每天奔波在防控第一线,舍小家为大家,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毫无怨言,默默的做着核酸采样工作,为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直到1021日,按照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部署要求,白银区扩大检测范围,对城区重点人员及愿检人群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检测时间为1021日至23日为期三天。在城区新设立35个固定核酸采样点,同时设5个流动采样点,医院设立8个临时采样点采样,参与医护人员达80人,最晚的采到凌晨5点。

1022日晚上,全市参加成人高考的考生紧急核酸采样,部分采样工作人员立刻转移战场,在实验中学考点集合,连续多日工作的采样医护人员还没顾上休息,新的工作接踵而至。

23号以后,“愿检尽检”采样恢复到医院采样,在中西医结合医院里,每天采样人员持续增多,采样队伍排到了疾控什字。

护士长王梅英说,刚开始,医院原有的采样流程和工作模式是手工模式,需要填写流调表、信息登记表、挂号、上账、医嘱执行等……比较繁琐,完全不适应大规模采样。信息科在系统里紧急调整核酸采样流程,采样从刚开始比较忙乱,到后来的有序采样,大家默契配合,每个人都兢兢业业、认认真真的完成着每项工作。

1028日,市新冠肺炎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做出决定,医院采样点转移到白银市西区广场。在广场,采样人员更多了,队形曲折回旋,往来缠绕长达10折。那天,医院采样台设立了四组,有护理人员承担,分三班制采样,财务挂号室工作人员也跟进到广场,行政人员维持秩序。

1029日开始,采样点又转移至体育馆采样,四家单位承担,采样持续到1114日,体院馆采样点再次转移至医院内采样。

118日在体育馆采样点,雪后的白银市体育馆,天空格外的蓝,跑道颜色格外的鲜艳,干枯的草地上还未溶化的积雪格外耀眼,隔离带上积雪溶化形成的冰凌正一点点的溶化成水,滴到跑道上又成了冰。真是一幅岁月静好的图画。如果不是这场疫情,周未应该是小宝贝们去公园最快乐的时刻。

望着看不到头的做核检的队伍,护士们加快了手下整理拭子的动作。降温了,他们的手冻的几乎没有了知觉,大拇指上也裂开了口子。

乔晓红护士长说,天气很冷,排队做核检的人情绪开始烦躁,各种难听的都能听到,什么“发国难财”,做核酸还收费,嫌速度慢,场馆信号差,护士“下手太重”……我们采样人员都受着委屈,选择了沉默。

他们用冻木的手完成扫码、核对、采样、手消,认真仔细的完成每一步流程。每采一位人员就一次做一次手卫生,采样护士的手都冻肿了,耳朵也起了冻疮,采样用的盐水都结了冰碴子。

距离此次甘肃首例本土确诊病例发生一个多月后,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核酸采样工作依然在有条不紊的开展,核酸采样仍然是医院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重要的一部分。

在此期间,医院1022日派11名医护人员支援兰州肺科医院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工作、1026日派20名护理人员支援兰州市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111日凌晨第三次选派20名护理人员支援天水疫情防控工作,115日选派2名检验专业技术人员支援天水市疫情防控工作。

赵小玲说,每次调集人员都在深夜进行,我们的护理队伍就像战场上的娘子军,无论冲锋上前线,还是在医院护理病人,大家都齐心协力,在关键时刻都不退缩。这次抗疫期间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故事,在体育中心连续值班的乔晓红护士长,在降温那天悄悄购买暖水袋为现场采样人员御寒;罗耀琴护士长深夜放下未满周岁的孩子驾车接送科室的单身护士到指定地点集合,看到单身护士行李简陋,立即去取自己的行李箱送过来;王梅英护士长带队坚守医院预检分诊和核酸采样点,谁都能看出她那娇小的身躯快被拖垮了,但她自己总说“我能坚持”;梁晓慧护士长连睡觉做梦都在嘟囔“大家排好队,请出示健康码”;我每天想办法调配人员到不同的岗位去完成工作任务,李海玲护士长带领护士每天辗转到不同的单位去采集核酸,越干越勇,我们自诩为“包工头”和“副业队长”……

无论疫情保卫战的战地在哪,每个人都是闻令身动,第一时间投入到防疫防控工作中。面对疫情,核酸采样的医护人员,每天奔波在防控第一线,舍小家为大家,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毫无怨言,默默的做着核酸采样工作,为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