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医院动态

从朝阳微露到暮夜星光,他们奔跑在救治生命的路上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2日 点击数:77 字号:

随着疫情政策的调整,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急剧增多,加上冬季各类呼吸道疾病高发期,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与全市医护人员共同为救治白银患者站在了第一线,扛过了发热患者的最高峰。在这场与病毒较量的战斗中,医护人员在大面积被感染的情况下,一个“倒下”,一个顶上,没有群体性“倒下,他们带病上岗,逆向而行,用责任和担当坚守在岗位,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搏击,自始至终的彰显起中医人的精神力量。

这段时间,医院接诊患者以具有基础疾病的高龄发热患者为著,危重症患者数量剧增,医疗抢救的任务重重的压在了医护人员的肩上。

医院的门急诊、住院病区均处于满负荷高位运行。为了有效应对,医院启动了应急模式,全院床位统一协调,打破“专病专科专治”传统模式,全院打通,把所有的床位资源统筹起来,统筹全院设备、统筹全院床位、统筹全院医务人员,增加内科各病区及重症床位数,增加监护病房床位数,加快分流急诊病人;组建“重症感染医疗救治专家组”,医院每天例行召开全院视频协调会议……

在与新冠病毒的决战中,医院各部门被摁下了快进键,开始超速运转。医院外科、妇科、骨科等非呼吸专业的科室医护人员经过培训后立即支援内科各病区参与救治,最大限度提升内科各病区的收治效率和救治水平。全力以赴的转战于患者的救治,对医务人员的专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急诊科,也经历了最艰难的时刻,医护人员每个班次每天的接诊量远远超出既往数量。

在急诊科门前,院前急救的救护车人员迅速下车,抬起救护担架,快速跑进科室急救。接连不断送来危重症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和生命体征异常的重症患者,设置在急诊科的留观室都住满患者,确保所有来院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医院各科室以及临时组建的肺病三科是一床难求,好在元月8日“乙类乙管”政策出台,在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病区里,住院患者终于有所缓解。医护人员每天超负荷轮转,认真专注救治好每一位患者,想方设法的为抢救患者滕出床位。 

在这个寒冬,医院赶上了门诊楼的装修,虽然急诊科、门诊区域条件简陋,但是功能齐全,一刻都没耽误急诊患者的救治,急诊科除了两位医生没有感染外,其他医生护士都经历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发热,咳嗽,浑身酸疼等症状,全院其他科室也经历了相同的情况,战斗性减员是最艰难的时候,虽然有部分医务人员还有一定的咳嗽、头疼、嗓子疼等症状,但现在他们全都在岗。

感染病区最多的时候收治50多名患者,护士长持续参加救治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随着患者数量的增多,护理人员的战斗减员,她不顾身体的透支,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超负荷的工作,最后还是累倒在病床上,护士王雅琴毫不犹豫的接替了繁重的工作和大家共克时艰。

重症医学科病床已满负荷运转,面对救治巨大压力,大家不抱怨,不退缩,敢担当,兢兢业业的坚守在岗位上。医护人员感染症状稍微减轻后,又继续投入到工作中,收治病人、询问病史、制定治疗方案……疫情面前,无人退缩,面对患者,默默坚守。

医生们每天都要接诊大量的呼吸系统疾病和肺部感染的患者,护士长王鸿雁在六天四夜的值班后,还是倒下了,等自己身体刚恢复,她又继续在科室忙碌,科室病房床位一直处于满员状态,特殊时期,带领全科医护人员全身心投入到患者的救治中。

血液透析患者是特殊人群,一周二至三次规律的血液透析治疗是延续患者生命的必要保障。为血透患者提供应治尽治的医疗服务,责无旁贷担起“透析”的重任。面对比往常工作量翻倍的情况,血透室全员到岗上班,护士长带领护士每日进行病房消毒隔离及物品管理、护理保障工作,有效确保了透析患者一周两到三次的治疗顺利进行。

 

“这段时间,有很多患者因病躺在了医院病床,在产科,一个个新生命响亮的啼哭声,给大家带来了无限喜悦和希望。看到这些新生命,产科的全体医护人员更多了一份责任和使命,守护好孕产妇和新出生的宝宝,再多的辛苦都值得。”产科主任魏进莲欣慰的说。

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务工作者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从朝阳微露到暮夜星光,他们奔跑在救治生命的路上,默默地奉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