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医院动态

【抗疫日志】在隔离病房的那些天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27日 点击数:165 字号:

很遗憾,没有被医院遴选参与到武汉那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但有幸被医院抽调进入白银市统一定点医院隔离区工作,我还是满足的。这是领导对我工作的信任,也是对我过去工作的认可---肺病一科护士于娜

 

2020.2.10

今天被派遣进入医院隔离病区工作,第一天如果谁问我,今天你都干了些什么?我想说忘了,真的忘了,好像什么都没有干,又好像忙忙碌碌了一天,心情多多少少有些压抑!与感染病人的接触,让我感受到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隔离治疗也是一种煎熬。微信鼓励了几句,我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感谢。白银市确诊的三例病人全在这里,有一位病人出于感谢发了个红包,告诉我不是贿赂是感激,这一刻我的内心是脆弱的,其实人性也是脆弱的,因为他们的原因使全市人民笼罩在恐慌之中,家门难出,有家难回。但这一刻,你分明能感受到病人的脆弱,又使我忍不住想安慰他几句。本院的医护人员明天就要撤出去了,只孤单的留下我等待我新的战友。新的环境,新的病种,新的同事,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我能够预见工作上的磨合中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只能注意,注意,再注意。希望这场灾难性的疫情早日结束,还我们一份安逸,祥和,平淡的生活!加油!这两个字最近听了太多遍,此时我也只能用这两个字为自己打气,加油!

  

2020.2.11

进入隔离病房第二天,迎来了新的一批同事,在这里我们将朝夕相处一周,工作结束后我们也会一同走出这栋感染病区大楼,一起接受为期14天的单独隔离观察。与新的同事相处还算和谐,工作中难免出现一些磨合,我们都在努力解决问题。

接受治疗的几位确诊患者病情相对平稳,也积极配合治疗,这让护理工作轻松许多。更令人欣慰的是白银市隔离留观人员中再无确诊病例,这也让生活在这座小城市的你和我安心许多。我相信这场灾难性的疫情即将得到有效控制,出现拐点,一切都在往良性循环发展,那么我们繁忙的工作也是值得的。在治疗病人的同时我们还充当着心理辅导员,来自社会的舆论和压力也使感染的患者精神紧张,协助他们放下心理压力接受治疗,早日康复也是所有人所期待的。因为工作关系添加了患者微信,偶尔闲下来吃饭时会微信询问一下情况,或者有什么需要,对于他们购买日用品等诉求我们也托付在外面工作的护理人员尽力满足,在此刻或许你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会温暖到别人,那么就让这份温暖吹散病魔,迎来真正的春天吧~

 

2020.2.12

时间在忙碌中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的已经第三天了。今天的工作在磨合中渐渐步入正轨,所以相对心情和身体也轻松了很多。

今天下午留观的一个小姑娘解除了医院隔离,临走之前发微信对这两天的照顾表示感谢,替她高兴的同时也因为这份感谢而骄傲,一种被认可的满足。小姑娘因为接触了确诊病人,自身也出现一些咳嗽症状,精神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在下发了解除隔离通知后,我想她可以安安稳稳的睡个好觉了。

病区里的患者从心理到身体都趋于好转,每班同事接班的第一件事都是拿起呼叫器询问病人的身体状况,询问需要什么帮助,而做的最多的还是开导病人,给予心理支持。每一个人都有恐惧的时候,如同黑夜之中一个人行走,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和心跳声,凄凉且恐怖,我们的关心虽然不是黑夜之中那盏照亮前行的灯,哪怕只是昏暗的烛光,也是一种光明……

 

2020.2.13

进入病区的第四天,忙碌的一天。此刻终于可以躺下来整理思绪,今天应该是大家最手忙脚乱,身体不适的一天。其实病区的工作强度并不大,但因为病种的特殊性,工作时需要更加全神贯注,消杀工作严格且重复,每天的精神都是紧绷的,所以一天下来还是会感到身心疲惫。

早上7点,联系后勤领导订好大家的早餐后,便开始一天中第一次空气消毒:开窗通风,84液喷洒工作区域。考虑到上午工作多,便提前进入治疗室配置液体,同时准备好需要带入隔离病房的口服药,中药,早餐等等,检查后等待白班同事的二次核对。基本工作完成后,上午的时间已过半,此时却感到眼睛刺痛,呼吸道灼烧,询问当班的同事也有同样的感觉,紧急查找原因后,发现保洁员误把84原液当做已经稀释好的消毒液装进喷壶中,导致整个病区弥漫着浓郁的84气味,而我们在消毒的空气中待的太久导致嗅觉失灵,直到呼吸道和眼睛的刺痛感才有所觉察。一整天呼吸不畅,喉咙刺痛,不知道这样的不适会维持多久?

下午小夜班护士接班,更换防护服进入病区,两小时后我发现同事烦躁不安,来回踱步,隔着玻璃观察到她大汗淋漓,明显体力不支,询问是否能够继续坚持,她连回答的力气都没有,只是努力的点点头。心里不由的泛起阵阵酸楚,密不透气的防护服,三层手套,帽子,口罩的包围,全身已湿透的她既不能用污染的手擦汗,也不能脱下这层保护自己的盔甲,就这样坚持再坚持,等待着为患者送完晚餐后才可以出仓。五点半,六点,六点半,六点四十终于把晚饭送到病人手中,此刻天色已黑,脱防护服本就是细致再细致的工作,一个小小差错也许会导致我们整组人的感染,大家在昏暗的灯光下隔窗相忘,指导着里面的同事一点一点脱去层层包裹,等到一切完成的她走出隔离区时我已不忍再直视!

当大家以为终于可以安下心来吃早已冰凉的晚饭时,艰巨的任务又来了,院里临时决定原本定于明天做CT的三位患者马上做检查,夜晚走动的人少,减少感染几率。接命令意味着速行动,又一次的穿脱,重复着,重复着……

变天了,气象预告最近的天气转凉,但愿今天晚上的检查不会让几名患者着凉,明天需要密切观察体温。夜已深,闭上双眼等待明天的战斗,告诉自己黑暗的夜晚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

 

2020.2.14

2月14日,如果不是翻看朋友圈都忘记了今天是情人节。病区里没有上下班的概念,在外面的同事提醒填写两天物资配货单才想起来今天已经是周末了,与外界隔离的日子过的都有些佛系了,平淡且充实,反而心静了,这样的日子是曾经没有感受过的,心无杂念的平静。

闲暇时间翻看朋友圈,在全国疫情防控的艰难时刻每天都上演着一个又一个令人感动的真实故事,这让我想起一首歌《众人划桨开大船》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信念和坚持化作春风,吹进了每一个人的心底。进入一线后,因为工作的需要和院内各个部门有着频繁的接触,后勤保障,设备科防护用品配送等等,陪护中心同事不厌其烦的为我们送货上门。有求必应,执行力和效率是这几天我感触最深的,仿佛有一股力量把我们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医院目前防护物资缺乏,各个科室都在勒紧裤腰带艰难度日,省下来的物资都被运送到了我们这里,只为保障一线人员物资充足。拿什么来形容呢?母亲!好像只有这样伟大的称呼才可以诠释医院各个部门有效的支持了,我们就像孩子一样被他们用心呵护,生怕我们饿了,病了,缺吃少穿了。

我工作的肺一科有一半医护人员被借调,留下来的同事只能延长工作时间来倒班,维持正常的临床工作,他们的工作强度大,时间长,防护物资匮乏,却没有过一句抱怨,写到这里有些想念大家了,看到群里发的信息,又收住了高烧不退的患者,我知道她们又该忙碌起来了。

在疫情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脆弱的,但又是伟大的,不仅仅是医护人员,警察,社区工作人员,防疫人员,他们都夜以继日的奋战在工作的一线。现在想来,工作好像不光是为了养家糊口,还有自我价值的提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提出的心理需要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值得欣慰的是甘肃省再无新增病例,白银确诊4例后再无发病人员,城市的各个小区也不再严防死守,生活在这座小城市的人们用自己的行动捍卫着我们的家园。明天会更好,好梦!

 

2020.2.15

今天应该是心情跌宕起伏的一天,上午接到通知:我市第一例新冠肺炎感染者两次核酸检测阴性符合出院标准可以办理出院。这个消息不论是对于我们医护人员还是对于患者本人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大家夜以继日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

出院本是一件简单的流程,但对感染康复后的患者来说这却是一项艰难的工程,怎样引领他走出隔离区?既要保证他在最小范围内不受到病区环境的再次污染,又要考虑到他需要携带的物品消毒处理。病区外,院领导数次电话沟通;病区内,带队的李主任为我们制定详细的方案。后勤部门马不停蹄紧的去为患者购置新的衣物,大家忙碌却有序的各司其职。下午2点38分痊愈后的他终于走出了隔离病区,媒体,医院各部门的同事,前期接诊为他治疗的感染科主任手捧鲜花迎接着康复后的他。在他迈出隔离病区的那一刻楼上的我们是欣慰的,一周的相处过后见证着他痊愈出院,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我们是骄傲的!自豪的!满足的!感动的!打开窗户眺望着他离去的方向,虽然大树遮挡了我们全部的视线,却遮挡不住我们喜悦的心情!

隔离区的气氛因为患者的康复出院稍微轻松之后再次紧张起来,突然临时接到通知,发现一位疑似病人。大家迅速进入工作状态,120派车,安排陪同医生,办理患者住院手续,为患者安排病房,处理医嘱,记录……当一切安排就绪天色已黑,坐下来看看那冰凉的晚餐,早已失去了胃口。

疑似患者今晚是否会彻夜难眠?祈祷他的检测结果只是虚惊一场。

2020.2.16

即将走出隔离病房倒计时,为期一周的工作,预想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的困难,甚至还会躲在哪个角落偷偷抹一把眼泪。然而当所有人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的时候,好像所有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没有委屈,没有抱怨,不会计较谁干的多,谁又做的少,回过头看看这一周的生活会充实且精彩!

明天的交接工作是繁琐的,怕遗漏些什么交代不清而影响下一组的工作,想起什么就在脑子里多记几遍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本应该找支笔记录一下,承认自己有点偷懒了。晚上科里通知医院要遴选15名护士作为支援武汉的储备力量,我原所在科室人员集体报了名,大家是真的想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前一批医院遴选赴武汉支援人员,因为客观原因我没有入选,内心里是遗憾的。如果有机会能够去支援,不管是武汉还是其他需要医护人员的地方,我都会义不容辞的报名,不为荣誉,不为他人的称赞,只觉得我该去,我能够完成这份工作,实现自我价值。

面对传染力迅速的可怕疫情,不论是加班奋战在工作岗位亦或是居家自觉隔离,每一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为这个城市尽着绵薄之力,但目标却是一致的——消灭病毒,还原正常的生活。即将迎来开学季,但愿孩子们都可以健健康康的摘下口罩走入校门。

 

2020.2.17

凌晨1点工作结束,思想混乱,身心疲惫的一天,所有工作都堆积到了一起,留观患者复查后办理出院,在院患者复查CT,与下一组人员进行详细的工作及物品交接……一件件看似简单的工作对于特殊的感染患者来说要经过无数的流程才能够完成。今天也是物资消耗最多的一天,前面统计完,后面又继续消耗,反反复复的记录,复核。电话,手机,微信响个不停,各个部门都有工作需要配合完成,我的脑容量应该再加一个内存系统,否则完全不够用,只能拿起笔逐条记录再一一完成。终于搞定了所有该做的事,病区也恢复了该有的平静。累了,渴了,困了,还是决定坚持写完最后一篇工作纪事,也算给自己交一份称不上完美却完整的答卷。

下午和同事合影留念,我们携手共同度过了168小时,彼此之间默契度上升至100%,所有医护人员抽血化验结果均正常,我们将安心的接受接下来的隔离观察。感恩这一次宝贵的工作经历使自己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