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微调手法介绍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6日 点击数:94 字号:

脊柱微调手法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知识的指导下,施术者直接作用于脊柱病变节段上下椎的棘突、横突和椎间小关节,不干扰其他节段的稳定性,运用脊柱自身的粘弹性来调整椎体的位移,纠正脊柱运动节段的空间排列序列,为神经、血管和脊髓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内环境,从而消除或减轻临床症状和体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避免了传统的腰椎手法大幅度被动运动和暴力推扳的潜在不良作用。

脊柱微调手法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沈国权教授在浩瀚的东、西方医学文化中,为寻找一种安全、有效、轻巧的脊柱推拿手法,深入钻研脊柱神经疾患之康复治疗方法,将现代医学之解剖学、影像学、生物力学、运动医学与传统医学之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结合起来,精选传统中医推拿的正骨手法、美式脊柱矫正术的调整方法以及日本的骨盆按揉术,取其所长,融会贯通,独创脊柱微调手法。经过近二十年的临床实践,脊柱微调法发展成为独具风格的一大推拿流派。

与传统的脊柱推拿手法有根本的不同,微调手法从临床经验性采用手法处理转变为在深入分析病情及脊柱影像检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精确的触诊,从生物力学角度出发决定手法力的应用,精简不必要的操作。微调手法讲究手法“精、细、巧”,具体表现为操作过程的可控制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目标作用节段的可控制性,体现于定位的准确性;脊柱被动运动幅度的可控制性,体现于动作的有效性;手法力量的可控制性,体现于动作的安全性。

对推拿从业者而言,简便的脊椎检查方法,安全、有效又省时、省力的整脊技术,是大多数从事整脊业者的渴望,这就是脊柱微调手法的最大优点。微调手法的特点主要是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可控性强、疗效显著、安全无痛等。治疗范围包括脊柱源性疾病和脊柱相关性疾病。仔细分析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经过放射学诊断和精确触诊后,根据生物力学及患者的实际情况,让患者在特定的姿势下使其被调整的脊椎骨处在最灵活的位置上,之后用特定的手法在特定的方向、角度及作用点上,运用十分轻巧的手法力,就可得到满意的整复。倡导以最轻的手法力量,最短的推拿操作时间来取得最佳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手法安全性和保障病人利益,有利于推拿专业工作者自身的健康。

对脊椎有问题病人而言,如何辨证论治,准确的找出患者脊柱的问题,并施以正确的矫正手法,亦即正确的诊断才能得到正确的矫正手法是很重要的。脊柱微调术是以神经解剖学、影像学及生物力学为理论基础,对脊椎所引发的问题详细辨证之后,利用杠杆力学的方法,在无痛、自然而巧妙手法之下,快速、安全、无痛之前题下迅速将受压迫的脊神经、血管和脊髓减压,并得以消除症状和解除患者的病痛和体征。手法细腻、柔和、轻巧,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

脊柱微调手法最大的优点是根据病人的神经症状与病理体征,通过仔细的触诊和体格检查,并借助专业X光线阅片、核磁共振摄影(MRI)或断层摄影技术(CT),正确的找出患者脊椎的问题。从人体的整体平衡出发,以患者骨盆为基础,以髋关节和脊柱为中心,以寰枢关节、骶髂关节及颈胸、胸腰、腰骶交界区为重点,施以正确的调整手法,快速、有效的解除病人脊椎的问题。从单节段、局部最优的脊柱调整观念转化为多节段、整体最优的脊柱调整观念,以达到恢复人体健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