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康复锻炼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7日 点击数:253 字号:

    人工膝 关节置换 是一种疗效十分确切的手术,然而,对患者而言,手术操作成功与否固然重要,术后的功能锻炼也是决定膝关节恢复情况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人工膝 关节置换 术后,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开展功能锻炼。

康复锻炼的意义:  

防治压疮、感染、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和失用综合征  

2.减轻膝部疼痛,恢复充分的膝关节活动度,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膝关节的稳定性。  

3.加强步行训练,尽快恢复患者独立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折叠康复方法  

根据术式、人工关节假体、患者情况以及术者经验的不同而有差别,国外的情况也如此。以下是基本方案,供参考。  

1.术前康复教育:向患者解释手术情况,介绍术后康复方案,教会患者进行踝泵收缩以及股四头肌、腘绳肌、臀肌的等长收缩动作,增强下肢及上肢的肌力训练。练习体位转换,教患者扶拐用3点或4点步态走路。介绍术后应避免的动作及体位。进行心理指导,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及对康复的畏难情绪。  

2.术前评定术前进行步态控制、四肢肌力及膝关节活动范围的评定(HSS评分)  

3.术后康复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性质、量及颜色;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若切口肿胀明显、静息痛和高热时,应高度怀疑感染和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观察并评估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遵循三级镇痛的原则止痛,即口服、肌注止痛药物,严重者应给予腰麻置管内注药。  

(1)术后当天,足跟部垫高,抬高患肢休息,避免压疮。  

(2)术后第1天,踝泵练习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进行股四头肌、月国绳肌的等长收缩练习。休息时抬高患肢。  

(3)术后第2天,CPM 0°~35°患侧膝关节屈伸训练。继续上述练习。  

(4)术后第3天,CPM 0°~45°屈伸,直腿抬高练习,训练卧位到坐位的转移。继续上述练习。  

(5)术后第4天,CPM 0°~55°屈伸,抗阻踝泵练习,主动ROM练习.髌骨松动治疗,从床上到椅子转移。继续上述练习。  

(6)术后第5天,CPM 0°~65°屈伸,开始平衡、协诃性练习,下地站立练习。继续上述练习。  

(7)术后第6天,增加主动ROM练习,继续上述练习。  

(8)术后第7天,CPM 0°~70°屈伸,关节本体感觉、平衡、协调性练习,练习扶双拐或步行器行走。继续上述练习并增加频度。  

(9)术后第2周,CPM屈伸逐步增加至0°~90°,器械抗阻进行股四头肌、胭绳肌的等张收缩肌力练习,功能自行车练习,酌情练习上下楼。继续上述练习,增加频度、力量。  

(10)术后第3周,继续上述练习,根据患者情况增加频度。增加下蹲练习。  

4.术后常用康复训练  

(1)股四头肌等长练习:仰卧位或坐位,患膝伸直,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最大力量等长收缩股四头肌。  

(2)腘绳肌等长练习:仰卧位或坐位,患膝伸直或稍屈曲,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呵能最大力量等长收缩腘绳肌。  

(3)伸膝练习:坐位或仰卧位.足跟垫高,空出小腿及膝关节,保持20-30分钟。必要时可于膝上加重物(2)  

(4)直抬腿练习:仰卧位,尽可能伸直膝关节,直腿抬高至距离床面375px左右。力量增强后改为坐位。并可在踝关节处加适量负荷以强化练习。  

(5)髌骨松动术:以手指指腹或掌根推髌骨边缘,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缓慢用力推动髌骨。每方向10~20次,2~3/(3)  

5.出院前评定及教育  出院前进行双侧下肢肌力、膝关节ROM、行走能力、HSS评分等评定。教会患者家庭训练方案,强调术后应避免的动作及体位,3个月内每周返院康复治疗一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