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微球囊压迫技术日臻完善
-- 三叉神经痛微球囊压迫技术日臻完善
本月以来,我科共完成6例经卵圆孔穿刺治疗三叉神经痛微球囊压迫术。C型臂引导下经卵圆孔穿刺微球囊压迫术-----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希望、福音,是我科近期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新项目。目前为止,我科已成功治疗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最小年龄39岁,最大年龄81岁,疼痛折磨最少时间2年,最长时间26年。术后随访,患者无明显不适,因痛苦解除,工作、生活愉悦。
2018年12月01日上午8时,我外二科科主任杨有文副主任医师在C型臂引导下经卵圆孔穿刺微球囊压迫又治疗了3例被三叉神经痛折磨多年的患者。患者罗某,女,81岁,间断性面部疼痛26年,曾于2002年在陆军总院行传统显微血管减压术,于2004年复发,出现面部疼痛,疼痛呈间歇性,刀割样、电击样疼痛,每次持续约半小时,间歇时无症状。每因口腔或面部任何刺激时引起,休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近来听闻我科宣传的三叉神经痛治疗新方法——微球囊压迫术,不用手术即可解除疼痛,于是前来我院我院治疗。患者王某,81岁,女,三叉神经痛15年,既往患有高血压病25年,于10年前安装心脏起搏装置。另一患者焦某,男,53岁,曾于今年2月份在兰大二院行传统手术治疗,于半年后病情复发,情志郁闷,疼痛难耐,今晨风尘仆仆赶来我院,刚好赶上手术的顺风。3例患者入院后我科杨有文主任仔细查看患者,明确诊断:三叉神经痛。拟行在C型臂引导下经卵圆孔穿刺微球囊压迫术,患者同意后积极备术。手术于2018年12月01日上午08时开始,经过麻醉医师与护理人员的紧密默契配合,术程顺利,3例患者耗时约3小时,麻醉清醒后询问患者,疼痛消失,术侧面颊部麻木。
微球囊压迫术是我科的继神经内镜治疗脑出血技术后的又了一项新技术、新业务,是在嘴角放进穿刺针,侧开一个小口(约2mm),在C型臂引导下,穿刺进入卵圆孔,用微球囊将患侧三叉神经半月节物理性压迫数分钟(一般1.5—2分钟),即可达到压迫、推移三叉神经节半月节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该新技术(手术)只需十至十几分钟,需要在全麻下进行。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手术风险小,见效快,创伤小(微创),术后并发症少,治疗时间短患者恢复速度快,在治疗中无需承受痛苦,无精神压力,术后不用缝针。该项新技术同传统显微血管减压手术相较,不需开颅,创伤小,仅针对三叉神经节,恢复快,在全麻下治疗,降低了传统手术的风险,缩短了手术时间。
杨有文主任介绍:此3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均为高龄,均为81岁,面痛折磨15-25年,其中两例患者是传统手术后复发。对于高龄患者、体质弱、三叉神经痛复发、不耐受或不愿意接受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微球囊压迫术是首选。由于手术过程中采用全麻,故患者术中无不适感,术后2-3天即可出院,正常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