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内分泌科冬病夏治医讯
三伏贴原理及使用方法
三伏贴又称三伏天灸,是一种源于清朝的中医疗法,以“冬病夏治”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天(“三伏天”)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治疗秋冬发作的疾病。 三伏贴是结合针灸、经络及中药学,以中药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三伏贴作为中医疗法,在时间及使用方法有一些限制,因为在中医看来,一年中的三伏天是最热的时候,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此时人体的阳气最为旺盛,肌肤腠理开泄,气血趋于肌表,皮肤松弛,毛孔张开,经络气血流注最为旺盛,通过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穴位,可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此时药物最易从皮肤渗入穴位经络,并通过经络血脉直达病处,有助于药物的渗透及邪气的外驱,因此,在三伏天里进行穴位贴药,可通过经络内传、气候、穴位、药物共同作用,提高免疫抗病能力,对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恢复脏腑功能,都有着不可低估的效果。
三伏贴贴敷时间
初伏:2019年7月12日(阴历六月初十)——2019年7月21日(阴历六月十九)
中伏:2019年7月22日(阴历六月二十)——2019年8月10日(阴历七月初十)
末伏:2019年8月11日(阴历七月十一)——2019年8月20日(阴历七月二十)
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三伏贴适应症
1.糖尿病出现尿频、腹泻、四肢麻木、疼痛等。
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出现畏寒、肢冷、月经稀少等。
3.阳虚体质出现失眠多梦、恶风畏寒、肢体冷痛、多汗疲乏等。
4.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体虚反复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
5.关节疼痛、肩周炎、颈椎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痛性疾病。
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1.敷后皮肤有轻微灼热、瘙痒,表面有小疱疹、皮肤有明显色素沉着为正常反应。
2.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过敏性皮肤或瘢痕皮肤和以往贴敷药处易出现大水泡的患者,敷药后有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膏药,少数病人局部可出现大水泡,严禁抓挠,水泡处可酒精、碘伏擦敷。
3.为巩固疗效,避免相关不良反应,敷贴期间应注意清淡饮食,不宜嗜吃生冷、发物,以防损伤正气影响疗效。
4.敷贴多选择在背部、腹部、腰部、腿部进行敷贴,建议尽量穿着较宽松的衣服,以便敷贴操作;敷贴后不宜进行剧烈活动以免大量出汗导致药膏脱落弄脏衣物。
5.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处于发作期,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孕妇、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咳嗽、腹泻者最好不急于做贴敷治疗。
贴前要做哪些准备
首次贴敷的患者应提前调整好心态,最起码要对贴敷疗法有信心。
去贴敷当日,最好穿着宽松、色深、容易清洗的衣服,油性皮肤者宜在浴后或清洗背部后进行贴敷。
在三伏天,每位患者每一个伏天贴伏约为6-10贴,可贴2小时,但根据每位患者个体差异、病情轻重,医生对贴伏次数及穴位可做适当调整。
欢迎咨询就诊
就诊科室:甘肃中医院白银分院D座5楼,内分泌科
联系电话:8290439
地址:白银市西区长安路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