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
(一)心理指导:由于类风湿关节炎病因不明,病程较长,治疗较复杂,故患者对治疗信心不足,可产生对自身形体敏感、情绪不稳定、焦虑和忧郁、恐惧等心理特点。护士应积极主动地向患者讲解与本病有关知识、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及疗效,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充分认识到配合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饮食指导:在饮食中主要是增加钙的摄入,如:牛、羊肉骨头汤、奶制品、豆类、鱼虾等,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补钙,如:口服碳酸钙片、葡萄糖酸钙片、罗钙全等,从而避免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贫血者增加含铁的食物。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刺激食物。
(三)功能锻炼
(1)运动与卧床相结合:适当的卧床休息,结合全面和主动的运动锻炼,做关节操,其目的在于增大或保持关节的活动度,伸展挛缩的韧带和肌肉,如肌力无明显减弱,以主动运动为主,对病变的关节和邻近组织采用一定手法进行按摩。(2)预防畸形:卧床时床垫不宜太软,取仰卧位,枕头不宜过高,前臂保持外旋,经常作上肢伸展运动,膝关节和髋关节应尽量伸直,同时采用预防变形的各种支具如夹板等。
(3)通过各种器械辅助运动改善韧带牵拉,伸展挛缩的肌肉和韧带,平衡动作以防止或者延缓畸形的出现。
(4)使用水疗或者高频电疗及超声疗法,可使受累的关节得到最大限度的运动,抑制粘连的发生。
(5)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目的在于争取病人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活动,使患者生活能够自理。训练内容:①手指运动:如抓、捏等。②整容、穿衣、进餐动作。③起居、移动如步行,使用轮椅上下台阶等。④入厕动作训练。⑤家务劳作训练。
(6)各种运动需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各种锻炼后应有对等的作息时间。
(四)观察病情:了解关节疼痛的部位,患者对疼痛性质的描述,关节肿胀和活动受限的程度,有无畸形,晨僵的程度,以判断病情及疗效。注意关节外症状,如胸闷、心前区疼痛、腹痛、消化道出血、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提示病情严重,应尽早给予适当的处理。
(五)晨僵的护理:鼓励患者早晨起床后行温水浴,或用热水浸泡僵硬的关节,而后活动关节。夜间睡眠戴弹力手套保暖,可减轻晨僵程度。
(六)用药护理:常用的慢作用抗风湿药的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脱发、肝损害、肾毒性、骨髓抑制等,表现为恶心、口炎、口腔异味、腹泻、蛋白尿、血尿、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等。而糖皮质激素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满月脸、水牛背、血压或血糖升高、电解质紊乱、骨质疏松,因此在服药期间应给予低盐、高蛋白、含钾钙丰富的食物,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定期量血压血糖,做好口腔护理。并且强调按医嘱服药的必要性,不能自行停药或减药,以免引起病情"反跳"。
(七)中医辨证施护:中医辨证上可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虚痹。风寒湿痹者,中药汤剂宜热服,热痹者,汤剂宜偏凉服。风寒湿痹者,应进食温热性食物,适当饮用药酒,忌食生冷。热痹者,宜食清淡之品,忌食辛辣、肥甘、醇酒等食物,鼓励多饮水。对于风寒湿痹者的患部可用热水袋或遵医嘱给予热药袋热敷.也可用食盐、大葱热熨。局部注意保暖,疼痛部位可用护套。热痹者遵医嘱给予中药熏洗,局部禁用温热疗法。
(八)健康指导:注意防风寒,放潮湿,出汗切忌当风,被褥常洗常晒,保持清洁干燥。根据病情和体质,适当活动。均衡饮食,肥胖者需指导患者减轻体重,以减轻关节负荷。